学校现有教职工1326人,其中专任教师910人,正高职称155人、副高职称324人,高级职称教师占师资总量的53%;具有博士、硕士学位占师资总量的85%。拥有国家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人选、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人选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、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10余人,省“新世纪151人才工程”人选91人、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0人、省宣传文化系统“五个一批”人才2人。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,浙江省教学名师、教坛新秀、省优秀教师和师德先进个人等22人。
浙江财经大学发展史
浙江财经大学的前身是浙江财政银行学校,创建于1974年。办学四十年来数易校名,屡迁基址,开拓进取,发展迅猛。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浙江财经学院。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浙江财经大学。1991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,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,2012年入围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。
校 名
起 止 时 间
校 址
浙江财政银行学校
1975.4.30-1978.8.29
1975年暂借杭州市郊七堡蚕种场
1976年清泰门外一堡乌龙庙
1977年6月迁至文一街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分校分部
浙江财政学校
1978.8.29-1984.11
1979年夏再度迁至一堡浙江银行学校校舍;
部分师生租用杭州四季青中学校舍
1979.11在文一街94号新建校舍,1982.7迁入
浙江财经学院
1984.11-1991.10
文一路94号(文一校区)
1991.10-2005.7
1991.10文华校区(文华路269号)启用;文一校区2003年9月被置换;
2003.10部分师生迁至下沙校区(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)
2005.7-2013.5
2005.7月下沙校区正式启用,为学校本部;文华校区为分部;
2010.8东方学院搬迁至长安校区
浙江财经大学
2013.5-至今
学校把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,按照厚基础、宽口径、重能力、求创新的教学理念,将普通教学、基础教学、专业教学方面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,注重个性发展,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实践锻炼的机会。因此,我校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,知识面广、适应性强,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。几年来,毕业生在国家方针、政策的指导下,通过“双向选择”就业,普遍受到政府机关、科研单位、以及大中型事业单位以及三资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青睐。为帮助毕业生就业,学校设有专门的毕业生服务机构,通过一系列规范的措施来帮助和指导毕业生走向社会。因此,我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畅通,选择机会多,08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5%。
学校设下沙、文华和长安3个校区,占地2300亩,总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。现有14个学院,2个教学部,1个独立学院,51个研究机构,具有博士、硕士、学士学位授予权和外国留学生、港澳台学生招生权。学校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24000余人(其中独立学院学生9651人)。
学生宿舍
下沙校区的各项后勤生活设施全部实行社会化小区式管理,分为桃李苑生活区和成奚苑生活区。生活区绿化面积达7万平方米,园区内绿草如茵、环境幽雅,每个园区内均设有食堂、超市等较为完善的生活设施,公寓楼内还配有自助洗衣房等设施。学生寝室为带独立卫生间和开放式阳台的4人间的新型学生公寓。每位学生配有床铺、组合学生桌(可放电脑、书籍等学习用品)及衣柜等家具,寝室内设有电话机接口、计算机网络接口、饮水机电源接口以及空调电源接口,卫生间内配热水和沐浴龙头,盥洗室配有洗脸盆和洗衣盆。
建有23个标准计算机实验室、81个多媒体教室、23个语音实验室以及财税、会计、金融证券、工商管理、信息统计、计算机等27个学科(专业)实验室其中金融实验中心为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会计实验室为省级示范实验室。